这里说的进度条其实就是个进度示意图,比如用户在进行注册或付款等多步骤的操作时,可以帮助用户对过程的长度和步骤有个预期,并且知道自己当前处于哪个步骤。
使用进度条的意义:
首先就能让用户意识到他们正在进行一个多页面的流程,比如付款或注册。还可以让用户预估整个流程的长度,对于全部流程有个预览,并时刻告诉他们在整个流程中已经完成多少了。
什么时候用?
1.在向导中应该使用;
2.在那些预先设计好的,用户可能只需完成一次或顶多在个别情况下需要完成的多步骤流程中需要使用。
在常规的任务中就不要用了,因为那种笨重的,一步一步的手把手式的方式最终会变得讨人厌。
具体使用方法:
由一个持续的、显示一系列步骤、高亮当前的步骤,并可以显示目前的完成度或百分比的导航条来作为进度条。
当用户决定开始流程时进度条就该显示。进度条上的最后一步应该反映出会进行必要操作的最后一页,比如:完成注册、提交订单。在进度条上不要使用冷冰冰的“确认”或者“收据页”。将流程按照用户的心智模型分解成步骤,每个步骤指的是操作而不是单独的页面,所以没有必要非要将步骤与页面1:1的对应上,比如:“登录”会涉及到一个登录页和注册页。
步骤名字要短,并且是排比结构的。以行动导向的动词比较好,但是只有在每一个步骤都能很恰当的通过这种方式描述的时候再用。
确保进度条对每一个用户都是精确和可信的,用户不该跳过步骤或忽然碰到进度条没显示出来的步骤。确保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包含“登录”的步骤,如果有必要,需要为不同的用户设计不同的进度条。
要确保进度条的视觉设计不会被误认为是可点击的导航条。